湖北恩施学院“芳衿”志愿服务队
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,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、三中全会精神,引导新时代广大青年学生坚定爱国报国信念,大力弘扬与传承“两弹一星”精神,湖北恩施学院“芳衿”志愿服务队积极响应团中央及学校号召,于7月5日走进恩施市何功伟村,开展了一场别开生面的“两弹一星”精神宣讲活动,为当地的孩子们带来了一场震撼心灵的精神洗礼。
何功伟村,这座承载着革命先辈英勇事迹的红色村寨,在阳光的照耀下显得格外庄严肃穆。“芳衿”志愿服务队的队员们怀揣着热忱,走进村里的活动中心,一场充满意义的宣讲之旅就此开启。
“两弹一星”故事汇:回溯峥嵘岁月,点亮爱国火种
活动伊始,志愿服务队队员们以一段激动人心的“两弹一星”纪录片片段,瞬间吸引了孩子们的目光。当蘑菇云在戈壁滩腾空而起、卫星划破苍穹的画面出现时,孩子们眼中满是惊叹与好奇。
队员们趁热打铁,以“那些为祖国奉献一切的科学家们”为主题,开启故事讲述环节。队员小马向孩子们介绍钱学森冲破重重阻力回国的艰辛历程:“钱学森爷爷在美国有着优越的科研条件和生活环境,但当他得知新中国成立的消息后,一心只想回国,用自己的知识建设祖国。美国政府为了阻拦他,不仅吊销了他的工作许可证,还把他关押起来。可钱学森爷爷没有丝毫退缩,经过长达五年的抗争,他终于回到了祖国的怀抱。”孩子们聚精会神地听着,小脸上满是对钱学森爷爷的敬佩。
接着,队员小杨讲述了郭永怀在飞机失事时,用生命守护科研资料的英勇事迹。听到郭永怀爷爷和警卫员紧紧相拥,用身体护住绝密文件的情节时,不少孩子眼眶泛红。10岁的晓峰忍不住举手问道:“郭爷爷难道不怕飞机失事吗?他怎么这么勇敢呀?”小杨语重心长地回答:“因为在郭爷爷心里,祖国的科研事业比自己的生命还重要,对祖国的热爱给了他战胜恐惧的勇气。” 孩子们纷纷点头,似乎对“爱国奉献”有了更深刻的理解。
“科技奥秘大闯关”知识竞答:激发探索热情,领悟创新精神
为了让孩子们更深入地了解“两弹一星”背后的科学知识,志愿服务队精心准备了“科技奥秘大闯关”知识竞答环节。题目涵盖了从“两弹一星”的概念、原理,到科学家们的趣闻轶事等多个方面,难度层层递进。
“‘两弹一星’中的‘两弹’指的是哪两种武器呢?”队员小韩刚提出问题,孩子们就纷纷举手抢答,小手如林。“我知道,是原子弹和导弹!”9岁的小雨迅速给出答案,获得了一个小奖品——印有科学家头像的书签。
在回答“原子弹爆炸的原理是什么”这一较难的问题时,现场陷入了短暂的沉默。这时,平时有些内向的小宇小声地说:“是不是和原子核的变化有关呀?”小韩肯定了他的答案,并详细解释了原子弹的爆炸原理。通过这个环节,孩子们不仅学到了知识,更感受到了探索科学的乐趣。 大家在欢笑与思考中,对“两弹一星”精神中的“勇于登攀、自力更生”有了更直观的体会。
“我心中的强国梦”绘画创作:描绘心中愿景,传递精神力量
最后的绘画创作环节,将活动的氛围推向了高潮。队员们为孩子们分发了画纸和彩笔,并展示了一些“两弹一星”相关的图片,启发他们的创作灵感。
孩子们迫不及待地拿起画笔,在画纸上尽情描绘心中的强国梦。有的孩子画了神舟飞船与空间站在太空中对接的画面,旁边还写着“探索宇宙,强国未来”;有的孩子画了科学家们在实验室里专注研究的场景,表达对科学家们的崇敬之情;还有的孩子以何功伟村为背景,画了一颗巨大的卫星从村子上空升起,寓意着红色村寨与祖国科技事业共同腾飞 。
在创作过程中,孩子们相互交流、分享创意。8岁的小嘉兴奋地对旁边的小伙伴说:“我要画好多好多卫星,让它们带着我们的梦想飞上天。” 活动结束后,孩子们自豪地展示自己的作品,讲述画作背后的故事。这些充满童真的作品,饱含着孩子们对“两弹一星”精神的独特理解和对祖国未来的美好憧憬。
此次在何功伟村开展的“两弹一星”精神宣讲活动,通过“故事汇、知识竞答、绘画创作”的形式,让“两弹一星”精神在这片红色土地上生根发芽,滋润着孩子们的心田。未来,芳衿志愿服务队表示将继续开展此类活动,让更多的青少年在“两弹一星”精神的激励下,努力学习,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自己的力量。
附:实践团队信息
单 位:湖北恩施学院
团队名称:“芳衿”志愿服务队
文稿撰写:段筠竹
图片摄影:向雨露
团队成员:赵庭誉、马煜晗、、韩文博、张鹏睿、曹丹、向雨露、朱湘婷、马嘉慧、杨智涵、段筠竹